與去年比,美國汽油價格大幅上揚,你可能跟我一樣,考慮要不要跳入電動車節省通勤成本。電動車比汽車貴,充電也要錢並非零成本,買電動車真的會省到嗎?簡短回答是肯定的,但這跟股票一樣,要看短線、長線,還要看駕駛習慣、活動範圍和購買的車種,若以純省錢來說,或許買Hybrid不輸給純電動車。
根據KBB資料,電動車 (EV) 平均售價 56,437 美元,比汽車平均售價46,329 美元高約 10,000 美元。其次,買電動車還需一套家用的充電裝置,包括安裝成本約 2,000 美元,按照 JD Power報導,二級充電約需八小時,所以考量每天使用的話,是有必要在家裝一套充電裝置。你也可以不買,多數電動車都配有一級充電電纜,可插入120 伏特家用電源,但那需要40 個小時充滿電池,便宜但不方便。
所以說,新車價格加上充電裝置是58,437美元,這可以買一輛豪華版汽車了!長期觀之,電動車和汽車價格需要十年左右,才可能縮小差距。假設你剛買汽車,那還可以撐個十年再說,若電池技術改進、生產成本降低,十年內電動車價格會降。那現在買怎麼辦?你可以透過聯邦和州的抵稅降低購買成本,端視頒佈 細節可抵金額在2500至7500美元間。
前期成本高是事實,但仔細計算是划算的!2020 年《消費者報告》一項研究,與汽車相比電動車在燃料的平均花費減少達60%。計算標準,該機構是用一輛續航里程200英里的電動車,在15,000 英里內11 次充電的成本計算,每次充電費用在10到45美元之間,假設你選擇在家充電還更便宜,電費因各州而異,平均每個月約 25 美元。
其次,電動車零件比汽車少所以不必換機油、火星塞,保養成本也較低。分析機構 We Predict 最近一份報告,電動車上路 36 個月與汽車相比,保養成本降低 31%。來看看官方資料,聯邦能源署的數據,攤開15 年計算車價、保養、貸款、零件維修、抵稅收和燃料綜合成本,電動車每英里是 0.4508 美元,比汽車每英里 0.4727 美元低了0.0219 美元。
若把電動車和汽車的壽命拉長到200,000 英里,一輛汽車總花費是 94,540 美元,而電動車總花費為 90,160 美元,兩者相差 4,380 美元。這就跟炒股放長線一樣道理,剛開始你看不到嚐到什麼甜頭,若干年後發現自己賺了一筆。不過,有數據顯示市面上續航里程超過 300 英里的電動車花費較高,這可能是因為多數是豪華品牌,車主額外付費在非通勤需求,譬如連網功能、自動駕駛與導航,甚至影音娛樂等。
要說短肋電動車不是沒有,現階段充電資源吃緊正在發生,終究不比大街小巷的加油站林立,如果你居家或上班地點附近沒有充電站,或者家中沒裝二級充電裝置,替電池充電並不方便。假設依賴三級充電,你得浪費30分鐘等候電池充飽,跟幾分鐘幫汽車加油差很多,時間成本無形中浪費掉了!
再來,電動車平均續航里程不到 200 英里,對長途旅行並不適合,你可能需要一輛在家待命的Hybrid混合動力車。所以,我會給予朋友們一個建議,若你只能買一輛車的話,目前Hybrid是最好的選擇,既可以充電也可以加油,短途行駛如15英里之內,單靠電動馬達不浪費汽油,長途的話即使電力耗盡,也可切換成傳統引擎繼續上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