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太多投資專家鬼扯,這些人還能夠開課教大家致富?!別鬧了~~
富爸爸、窮爸爸這書啟發很多人,頓時間財富自由、何謂資產、何謂負債等詞彙,成為許多中產階級常掛嘴邊的話題。當然,若你對我說什麼沒概念的話,可能先去找書看,會比較理解我在說什麼。由於過往採訪的經歷,加上服務過企業家雲集的商會,我對理財、投資即使不是專家,但也多少明白他們在想些什麼。
老實說,坊間太多自詡為理財專家的人在開課,聽這些人大談理論讓我感到很蛋疼。所談的概念和思維,感覺更像是蒐集一堆理財書整理來的結果。想實現財富自由,對這些專家而言大概是開更多課、收到更多學生才對,而非認真去分析趨勢,採入第一線去尋找投資對象。
我很遺憾自己沒太早思考理財一事,即使多年前就採訪一些財經專家,但「反正我沒錢、需要理什麼財」的先入為主概念,阻礙我思索退休生活,在此我要強調退休生活,而非財富自由這種白日夢的規劃。我會說,邁開理財第一步並非緣木求魚,學習聰明有錢人的思維,把每一分錢用在當用的時機點,就有機會聚沙成塔。
也許你很好奇,既然我跟這些有錢人有交集,到底他們致富之道是什麼?一位早年開咖啡館、後在猶它州投資房地產致富的前輩企業家說,很多生意創意都不錯,但那僅止於創意,創意不足以支持你致富,當你第一步成功後,考驗的是經營手腕,經營成功後就考驗判斷力,為下一筆投資佈局。換句話說,他們的腦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轉著,生意起步後怎麼維持,維持後怎麼擴張,擴張後怎麼啟動下一個Project,是他們年輕到老的例行公事,假設你沒這種毅力,那建議別做生意,當老闆很多時候比員工還累,尤其一天到晚得為現金流而奔走。
這樣的有錢人佔大多數,但有錢人不是賺錢人,白話說也有投資、看走眼的時候,但他們多半選擇不張揚、不多談,所以你跟他們相處時,看到的都是西裝筆挺、神采飛揚,談及投資是侃侃而談,因為他們知道,生意很多時候要講門面,沒人願意跟失敗者合作,即使那只是筆微不足道的損失,但損失就是損失,損失就代表負質。
有錢人最大的一項特質,就是沒有財富自由的那一天。相信這說法會跌破你的眼鏡,我親眼所見一群60幾歲、甚至70幾歲,最高到80歲以上的企業家,至今每天仍為事業而奔走著。是的!我並沒看到他們因銀行存款數字漂亮而天天過年、環遊世界,取而代之是更積極投入事業、發展新的生意,商會每年在全美各地開會,這些荷包滿滿的老闆們飛到目的地後,是一群人去觀摩物業、觀察新的投資案。有一回,我在西雅圖亞馬遜的無人商店內,看到一位商會大佬正研究著營運模式,事實是他自己的財富已經相當傲人,每年捐出的善款超過百萬美金,但仍對任何一項新事物而著迷。
至今我仍不是有錢人,即使我很幸運可跟他們近距離接觸,也獲得一些知識的傳遞。對我而言,那是更為重要的資產,因為多數時候投資是有賺有賠,但投資在自己腦袋的話,鮮少會有失敗的事情會發生。